上文提到ethereum確實遇到系統性的問題,令幣價不振,普遍持有者失去信心。最壞的情況可以是,大家不再選擇持有ETH,轉買其他主鏈幣例如SOL。如此一來,validator也會因為交易費下跌,驗證收益不足而被逼unstake,退出vaildator的工作。當大部份的validator都選擇退出,區塊鏈系統就會變得更容易被攻擊,進一步危及鏈上巨額的資產安全,巨鯨們必然會比我們更擔心。所以,我們必須要留意ethereum整體的TVL有沒有明顯下跌趨勢,假如巨鯨們因安全考量離棄ethereum,必然會造成死亡螺旋,令ethereum步入絕境。

以上真是最壞的最壞情況,會發生的機率幾近於零,讀者不需要擔心。我只是想用比較深刻的情景來讓大家明白,PoS系統雖然是最流行的共識機制,其設計也是有致命傷的,就是幣價不振,這可以說是一種原罪。不要以為區塊鏈系統講的是共識,是一種理想烏托邦主義,實際上我們就是活在一個資本主義的社會之中,每個獨立的個體必然以自己利益最大化作為基礎去行動。沒有人可以擺脫資本主義,『大義』只存在於沒有利益的世界之中。

話說回來,這是一種死症嗎?也不是,系統也不是死的,因為人是活的,只要我們能對症下藥,ETH的幣價不振,一定能救回來,Make Ethereum Great Again。以下具體說說我的看法。

L2必須更改對L1的貢獻機制

《聖鬥士星矢》的城戶光政

想像ethereum是個富豪,但他生性樂善好施,修養了很多個L2作為兒子。本來每個兒子長大後都會上繳一部分的收入給爸爸,那麼爸爸也不會為了大家的生活費煩惱。但EIP4844出現之後,兒子要上繳的收入突然大大減少,爸爸就開始頭痛哪裡去賺生活費了,萬一爸爸倒下去,所有的兒子都會再次變成無家可歸的孤兒。這些孩子因為上繳少了家用,私底下過著甚至比以往更好的生活。貪得無厭是人的天性,他們豈會就此滿足?L2們每個都還希望依賴爸爸的名聲發幣大賺一筆,發幣之後再割其他人(大量省略)。

這就是ethereum的故事,那歸根究底,爸爸就不應該減收家用了對吧?礙於『mass adoption』的主旋律思想,ethereum一直是想做到最便宜最scalable的L1,減費這件事一直是大家的目標,沒辦法逆轉。假如我們要去改變的話,肯定是要在這些不孝子身上拿回爸爸應份拿的那些錢。

強制L2需要就活動數量而stake正比的ETH

L2上的每條交易,之所以這麼便宜,大部分依賴L1的低gas和blob費用,在這些前提下,L2的governance token例如ARB OP才能產生價值。假如這些代幣的部分價值能返回ETH去,那麼就能令整個ethereum家族活得更健康,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拿代幣賣成ETH再stake ETH,或者直接買入各種ETH的LST。有些L2的國富非常有錢,例如optimism就有幾十億美元,省下了這麼多ETH的gas fee,拿出一點來買點ETH去stake,不過份吧?這些國富持有的ETH/LST應該在governance中加入各種禁售期或售賣的條件,假如能隨意賣出,也就沒有意義了。

Optimism的國富數字

這必須要做到強制性的,現在L2也太濫,技術門欖資金門欖太低,導致L2和L2之間也造成惡性競爭,事實上市場上根本不需要那麼多的L2,大家都是在你空投前玩玩而已,到你發幣後,錢又抽走去玩其他的L2,這樣的L2,有意義嗎?倒不如大家認真點去想想市場到底對怎樣的L2有需求,提高入場門欖,想搞L2的全部硬性規定要把這些盈利吐出來去買ETH來stake,如果滿足不到就不能使用L1來結算,這很公道吧?

scroll的TVL只剩高峯期的1/3

買完ETH可以burn?

本來是用戶去支付ETH gas fee,現在用戶省了錢,利益到了L2。假如L2要按用量去買ETH並燒毀,那麼大概率L2會把負擔轉會用戶上去吧?這變相和L1費用調升差不了多少,最終會削弱了L2的吸引力。我認為並不太可行。

阻止ethereum成為settlement layer

隨著ethereum上湧現更多的L2,ethereum生態開始有了『ethereum就是所有鏈的結算層』一說。我認為這個想法非常致命。ethereum生態向來是defi世界的技術出口中心,正正因為有源源不絕的新發明,才引領了ethereum的成功。資金是追逐著利益,利益來自於創新,有創新就能吸引用戶和資金,defi summer後,ethereum的幣價和各種數據足以證明。選擇成為結算層,感覺上就是把專注力由創新轉到守舊,停止發明新事物,改為為更多的鏈提供一個穩定安全的結算服務,服務其他鏈而並非直接服務用戶和資金。如此一來,2C的ethereum突然轉變成2B的ethereum,這麼多的B客戶,根本不容許你的結算出現絲毫問題,守舊主義自然就抬頭了。看看BTC,這麼多年來系統根本沒有多少重大改動,也是出於同一原因。

結算層和造紙沒多少分別

本來ethereum的目標是要做world computer,這和要做結算層的意向有著重大的分歧。一旦真的變成了結算層,就會失去了創意,創意即盈利能力,也遠離了最終用戶,遠離了市場需要。就像寫書的人,只要有創意,寫出好的書,多多的版稅都能賺,但賣紙給書商的造紙業盈利會大大提升嗎?當然不會。結算層是一種基礎建設,慢慢地會商品化,而這個商品的競品實在太多,議價能力低,肯定不是一個最佳的方向。作為一個ETH的持有者,我是非常不同意ethereum服務各種L2基金會而放棄最終用戶的。是要我們重拾world computer或ultrasound money等的narrative,ETH還是有希望的。

其他的可能性

Uniswap和ENS的L2會是救星?

最近ethereum生態中的兩大支柱,uniswap和ens都分別宣布推出自己的專屬L2。uniswap無論在任何時況中,都是ethereum的中流砥柱,是gas fee貢獻者的長期top3,uniswap的離開,意味著ethereum的TVL有極大機會留到使用率有機會再大幅下降。uniswap團隊作為ethereum和整個defi生態的最大力輸出團隊,一直以來錢已經賺很多很多了,團隊手上也當然拿著很多ETH,我傾向相信他們不會造出表面上幫客戶或項目節省手續費,實際卻是中飽私囊蠶食整個ethereum生態利益的事。同樣的道理ethereum name service也是用戶最常用到的基建之一,欠的真不是錢。既然如此,為什麼兩個團隊都在ethereum最弱的時候宣布了出逃計劃呢?

我認為事情可能不是這麼簡單,我有理由懷疑他們想出了一些有效可行的機制,讓L2可以在逢勃的同時,繼續為L1提供價值的方案。這些新方案總要有新的Layer2來嘗試,新機制最好是有明星級的樣板,做過一次做好做大,以後的L2也就順理成章要跟著前面這些大佬們的步伐,那麼ethereum就有救。情況有點像家中兩個最乖最賺錢的兒子都想著出走,但只要他們能盡孝義,讓其他弟弟們看什麼才是兒子應有的態度,弟弟們也會跟著走,他們也自然希望成為下一個成功的兒子。

以上屬於完全的個人臆測,也沒有什麼數據話資料支持,最壞的情況,uniswap和ens也是不孝子,他們出走後,ETH再繼續下跌。。。

提高staking比率

前文都有提及,要提高燒毀ETH總量需要很多市場因素配合,比較難以苛求,但增加staking比率,鎖住更多ETH的流通性,就明顯地較為簡單。現時已有接近30%的ETH在做staking,其實已經相當高比例了,不過救命的工具就只有幾個,唯有再想想辦法。

-wstETH現貨ETF

上年現貨ETF推出後,很多傳統資金流入幣市,BTC就輕鬆價格2x。ETH沒有如此漲幅其中一個可能的原因是現貨ETH ETF等於被通脹溝淡,相反的BTC是有上限發行,你先買了後面遲買的人就買不到了,所以現貨ETH ETF的吸引力較差。但假如staked ETH也有現貨ETF呢?stETH是LST概念,會產生回報,不像BTC和ETH那麼單純,必須回應審批上對『證券』的定義問題。故此通過批出staked ETH ETF的難度非常高。假如真的會有這個產品,非常相信會以wstETH作為為單位,因為stETH本身的數量是根據時間增加的,計算上較難操作。不過無論stETH和wstETH都是DeFi項目Lido的產品,傳統金融應該還未有成熟到可以直接採納DeFi發明,這概率應該較低。

2024年7月新聞對ETH staking的報導

-允許現有的ETF自行stake ETH再派息

既然已經批出了這麼多現貨ETH ETF,會不會容許這些機構自行去stake呢?但這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首先,這些ETF大都使用託管商,例如Coinbase這種加密企業去管理ETF的持貨,就像香港的ETF也是存放於haskey和osl一樣,不存在他們自行stake的可能性。Coinbase是其中一個最大的ETH staker,佔總量的10%,只是比lido低,Binance緊隨其後。所以法規容許的話,ETF應該是可以透過Coinbase本身的技術能力,安全有效地賺取staking回報,這是完全可行的方案。

https://dune.com/hildobby/eth2-staking

但問題是稅務上法規還未就這種staking回報清楚定義,通過相關法案修訂需時,這遠水應該難救近火。讀者亦無需太過悲觀,由於本身已經有託管商負責營運,ETF又是合規的金融產品,法案通過後實行起來非常簡單,只要有更多ETF提出申請,批出只是時間問題。巨企例如Microsoft早前就被外界認為他們會考慮有staking的ETH ETF。在Trump管治之下,可以期望這些流程都會快如閃電。

https://cryptoslate.com/microsoft-may-be-open-to-ethereum-etfs-despite-voting-against-bitcoin-reserves/

順帶一提,香港政府內部對於ETH ETF staking的討論比美國還早,上年5月已經有新聞報道SFC會考慮批准。事實上香港的現貨BTC ETH ETF都是搶先美國推出的,這次有staking的ETF會不會再次領先美國呢?讓我們好好期待一下。當然,有沒有人買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https://cointelegraph.com/news/hong-kong-sfc-ether-staking-etf-issuers

Mirror文章信息

Mirror原文:查看原文

作者地址:0x5d30EA6d8EB2b0C2Fa58B0Df9d023CcecA847893

内容类型:application/json

应用名称:MirrorXYZ

内容摘要:RWQRonL9KIKeU3x2K4tzJNNtKf1XiPlPMYeHQzioeeI

原始内容摘要:dT4xSUf3GAU34zyXfPjaua8Y58hPfKAwIzj_H721xiU

区块高度:1583210

发布时间:2025-01-06 05: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