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C应用层生态正在爆发,哪些技术最值得关注?
介绍
从2009年比特币创世区块诞生至今,已经15年了。在这期间,数字货币技术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太坊、Solana、Polygon的诞生引入了支持智能合约的区块链技术,让区块链不仅仅作为价值存储和交易的场景,还可以拓展到DeFi、NFT、Gamefi、Socialfi、DePIN等更多的应用场景,各类场景吸引着源源不断的用户和建设者加入。
至于比特币的技术发展,更多的关注点还是停留在“数字黄金”阶段。2023年末,BRC-20铭文的火爆,让大众的注意力重新回到比特币上,开始思考比特币生态是否还能继续催生出不同的应用场景。
1:为什么说BTC应用即将爆发?
1)比特币的发展历史
比特币作为最早的加密货币,历经跌宕起伏,但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吸引了无数投资者和开发者的关注。然而,由于区块大小限制和非图灵完备的开发语言,比特币很大程度上停留在价值存储和交易的角色上,不具备承载更多项目的能力。我们来回顾一下比特币的发展历史: ·比特币诞生后,2012年出现了彩色币,通过在比特币区块链上添加元数据,让某些比特币可以代表其他资产; ·2017年,因大小区块之争而发生硬分叉,包括BCH、BSV等; ·分叉之后,BTC也开始不断探索可扩展性改进方案,2017年启动SegWit升级,引入扩展区块和区块权重,扩大区块容量;2021年开始的Taproot升级,提高了交易的隐私性和效率。这些关键的升级也为后续各种扩容协议、资产发行协议以及后来圈内知名的Ordinals协议、BRC-20Token等奠定了基础。
2)以太坊:因智能合约而生,因高度中心化而亡
另一边,来自俄罗斯的年轻天才 Vitalik Buterin 在 2013 年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提供一种可编程的区块链,让开发者可以在其上构建各种应用,而不仅限于货币交易。随后他与合作伙伴创立了以太坊。这种可编程的特性让以太坊成为一个智能合约平台,允许人们创建和运行基于区块链的应用,这些应用可以在无需信任第三方的情况下执行自动化合约。
可以看出,以太坊最显著的一个特性就是智能合约,开发者可以在以太坊上开发各种应用。凭借这一特性,以太坊逐渐成为了整个加密货币领域的领头羊,各种 Layer 2 应用、ERC20、ERC721 等各种资产类型纷纷出现,众多开发者聚集在一起,共同构建和丰富以太坊生态。
然而,以太坊生态存在高度中心化的弊端。在这个生态中,Vitalik Buterin 和以太坊基金会掌握着项目进展的决策权。大部分项目由发行人主导,用户收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方和背后的风险投资方的意愿。而对用户充满期待的用户,往往会成为项目方和资本的“韭菜”,不断被收割,最终成为这个辉煌生态背后的燃料。
3)BTC应用能量已充满,随时爆发
因此,即便以太坊已经能够实现智能合约以及各类Dapp的开发,Builder也开始将重心转移到BTC生态上,并开始构思生态建设。主要原因主要分为以下三点: ·市场共识:比特币是最早出现的区块链和加密货币,在大众和投资者心中拥有最高的知名度和信任度,因此在接受度和认可度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比特币的市值已经达到1万亿美元,占整个加密市值的一半左右。
比特币去中心化程度高:在主流区块链中,比特币的去中心化程度最高,创始人中本聪已经消失,整个链条由社区驱动;散户对Fair Launch的需求:Web3的需求与新资产的发行方式密不可分,传统项目代币发行,资产发行靠项目方,资产价格靠团队做市;在比特币生态中,出现了Inscriptions等创新的Fair Launch场所,让散户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和尊重,从而聚集了更多的财富。随着2023年12月Inscription的突然火爆,比特币应用层也顺势而为,成为下一个扩张方向,随时准备爆发。
2.为什么说闪电网络是未来Web3的迅捷2.0?
1)扩容仍是比特币开发者关注的重点
理想主义是美好的,但比特币生态的发展离不开底层技术核心。从历史上看,各种提升比特币 L1 性能的努力都具有相同的目标:促进链下交易以增加网络的可扩展性。根本原因仍然是因为比特币的可扩展性和交易确认时间的困境。
在交易验证机制、共识机制、P2P 通信机制的设计以及代码实现后达到的技术上限下,BTC 每 10 分钟出块一次,即 1/600BPS(Blocks/Sec),最高处理速度为:7TPS(Transactions/Sec),这是整个交易验证机制、共识机制、P2P 通信机制以及代码实现后达到的技术上限。相比较而言,以太坊目前是 1/20BPS、20TPS,而 Solana 交易处理速度已经达到 65000TPS。对于比特币生态的长远发展而言,比特币扩容已经成为需要直面并备受关注的领域。
2)交易场景最佳扩容方案:闪电网络
在提高比特币的可扩展性方面,目前主要有两条发展路线,一是链上扩容,在比特币 Layer 1 上进行优化;二是链下扩容,也就是通常理解的 Layer 2。链上扩容方面,链上扩容想要通过区块大小、数据结构来提高 TPS,但是由于比特币链本身的结构限制,再加上比特币社区共识的去中心化特性,链上扩容方案经常会遭遇社区的质疑。链下扩容方面,根据数据可用性、共识机制,大致可以分为:状态通道、侧链、rollup 等,其中 Rollup 与侧链最核心的区别就是安全性的继承性,Rollup 的共识是在主网上形成的,一旦主网发生故障就无法运行,而侧链的共识是独立的,所以一旦侧链的共识发生故障,就无法运行。状态通道允许用户在链下构建通信通道,在链下进行高频交易,然后将最终结果记录在链上,成为比特币在交易场景中的最佳扩展解决方案。
说到状态通道等 Layer 2,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闪电网络。区块链中最早的状态通道项目是比特币上的闪电网络。闪电网络的概念最早在 2015 年被提出,随后闪电实验室在 2018 年实现了闪电网络。
闪电网络是基于比特币区块链的二层支付协议,旨在实现参与节点之间的快速交易,被认为是解决比特币可扩展性问题的有效方案。闪电网络的核心在于大量交易发生在链下,只有当所有交易完成,最终状态确认后,才会被记录在链上。
·首先,交易方使用闪电网络开通支付通道,并根据智能合约将资金转入比特币作为承诺押金。然后,各方可以通过闪电网络进行链下任意数量的交易,以更新通道资金的临时分配,这一过程无需在链上记录。当各方完成交易时,他们会关闭支付通道,智能合约根据交易记录分配承诺的资金。
·下一步是关闭闪电网络。节点首先将当前交易记录状态广播到比特币网络,包括结算提案和承诺资金的分配。如果双方确认该提案,资金将立即在链上支付,交易完成。
还有一种情况是关机异常,比如某个节点退出网络或者广播的交易状态不正确。这种情况下结算会延迟到争议期,节点可能会对结算和资金分配产生争议。此时如果质疑节点广播更新的时间戳,包括第一次提议中遗漏的一些交易,那么后续的正确结果就会被记录下来,第一个作恶节点的承诺会被没收,奖励对方节点。
从闪电网络的核心逻辑可以看出其具有以下四大优势:
·实时支付:区块链上每笔支付无需创建交易,支付速度可达毫秒到秒级。
·高扩展性:TPS高达40,000,000,意味着整个网络每秒可以处理数千万笔交易,支付能力远超传统支付系统,不依赖中介机构即可进行操作和支付。
· 低成本:通过在区块链之外进行交易和结算,闪电网络费用极低,这使得即时小额支付等新兴应用成为可能。
.跨链能力:通过异构区块链共识规则进行链外原子交换。只要区块链支持相同的加密哈希函数,就可以进行跨区块链交易,而无需信任第三方托管人。
虽然闪电网络也面临一些困难,比如用户需要学习和了解闪电网络的使用、开启和关闭,但总体来说,闪电网络在比特币上建立了第 2 层交易。2023 年 11 月,据 The Block Pro 的一篇文章称,迄今为止,已经有各种实现比特币扩容的尝试。闪电网络是比特币最大的扩容解决方案。其 TVL 将在 2023 年达到近 2 亿美元,在比特币的扩容解决方案中排名第一。
3)还有什么扩展协议?
除了上面提到的状态通道、侧链、rollup之外,还有一些采用客户端验证的链下扩容方案,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RGB协议。
RGB 是 LNP/BP 标准协会在比特币和兼容闪电网络上开发的一套私有且可扩展的客户端验证智能合约系统。比特币主链的可扩展性和透明度问题通过使用智能合约来解决,在智能合约中,两个用户之间会提前达成协议,一旦满足协议的条件,协议就会自动完成。而且由于 RGB 与闪电集成,因此不需要 KYC,从而保持匿名性和隐私性,因为实际上根本不需要与比特币主链进行交互。
RGB 有两个核心特点: ·客户端验证模式:RGB 采用客户端验证模式运行,并实现智能合约。在 RGB 中,数据存储在链外,智能合约只负责验证数据的有效性并执行相关逻辑。比特币交易或闪电通道仅作为验证数据的锚点,而实际的数据和逻辑由客户端验证。这种设计允许 RGB 无需修改比特币或闪电网络协议,即可在其之上构建智能合约系统。
·一次性封存:RGB Token 需要与特定的 UTXO 相关联,在花费 UTXO 时,比特币交易会包含一条消息承诺,表明该消息包含 RGB 的输入、目的地 UTXO、资产的 ID 和金额等。虽然 RGB Token 的转移必须通过比特币交易,但是 RGB 转账输出的 UTXO 和比特币输出的 UTXO 不需要相同,这意味着 RGB 上的 Token 可以输出给与这笔 UTXO 交易无关的另一方。比特币上不留痕迹的 UTXO,一旦你通过 RGB 发送资产,就无法看到它去了哪里,即使你收到了资产,其历史也难以破译,从而为用户提供了更大的隐私保护。
RGB Protocol 希望比特币能够开辟一个新的可扩展世界,包括发行 NFT、Token、可替代资产、实现 DEX 功能和智能合约等。比特币 Layer 1 作为最终结算的基础层,而闪电网络、RGB 等 Layer 2 用于更快的匿名交易。
3.为什么BiHelix将成为BTC生态系统中最受期待的基础设施
1)BiHelix的战略节奏
BiHelix 是基于闪电网络和 RGB 协议的比特币应用框架层,提供具有无限扩展性的图灵完备的智能合约生态网络。旨在为开发者打造更便捷的平台,拓展比特币的应用场景,解决比特币区块链面临的扩展性和图灵不完备性挑战。已获得 UTXO、Waterdrip Capital、Satoshi Lab、LK Venture 和 Candaq Fintech Group 等知名机构的投资。
BiHelix 已上线钱包 SDK 接口,并完成与 TokenPocket 的钱包集成。此外,将闪电网络集成到 BiHelix 节点的研发工作也已完成,用户可以通过闪电网络通道管理自己的 RGB20 资产。目前在闪电网络上转移 RGB20 资产的功能处于灰度测试阶段,即将上线,届时将在 TP 钱包中 BiHelix 网络下开通入口。未来其他钱包也将接入闪电网络相关 API,用户可以体验 0BTC 矿工免费、近乎零延迟的闪电网络交易体验。
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BiHelix是目前唯一完成RGB协议与闪电网络连接工作的项目,将比特币生态带入超级智能合约时代:性能目前达到4000万TPS,BTC无需跨链,几乎0BTC挖矿费等。
Jerry’s Box作为Bihelix生态项目,灵感来源于著名动画片《Tomand Jerry》,是基于RGB协议的大型社会实验项目。超过160万比特币生态白名单即将空投,手续费仅不到10U,这在过去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对于其他项目来说,在降维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
2)BiHelix的生态布局
闪电网络在BTC生态中的奇点已经到来,整个生态即将进入爆发状态,迎来新一波的爆发式增长。下面介绍一下除了Jerrybox之外,其他可以在闪电网络上转账的项目
RAL
RAL 是建立在 RGB 网络上的做市商(AMM)和去中心化交易所(DEX)。虽然 RGB 上早期的流动性是与平台隔离的,但 RAL 利用其资金池的流动性,能够在 RGB 的中心进行交易。限价订单簿解决了 RGB 的流动性问题。还可以提供质押借贷服务,方便外部资金进入 RGB 网络。此外,RAL 的捐赠计划也值得关注。
Paraluni
Paraluni(Parallel Universe)是一个去中心化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以构建Web3.0时代的金融经济基础为使命,提供公正、可信、可持续的去中心化普惠金融服务。该项目的亮点在于无私募、无ICO、无预挖,所有Token产出均在项目售出后通过挖矿获得。
Nice
Nicecoin是BiHelix平台上第一个模块化组件,为开发者提供基于区块链的游戏开发组件。Nicecoin作为Web3游戏联盟生态的一部分,不仅提供生态奖励MemeCoin的功能,更在构建创新游戏时促进开发者之间的技术和理念交流,为整个生态的发展注入活力和创造力。
POP
POP 是一个基于闪电网络和 RGB 协议的 NFT 发行和交易平台,提供快速、低成本的交易服务。借助 POP 平台,用户可以轻松发现和交易各种独特的数字资产,解锁无限可能。同时鼓励用户积极参与 NFT 生态建设,共同打造创新、充满活力的数字资产社区。
Bang
Bang 是基于 RGB 协议的 BTC 生态首个轻量级 QRDePIN 项目,通过结合二维码将虚拟矿机游戏化,将 DePIN 应用于各类 IP、衍生品和硬件,并将它们连接到 BTC 网络上。未来,Bang 计划通过定制化 AI 大模型与智能合约、承诺上链与定制化智能合约以及物联网、人机交互与定制化智能合约三种方式实现项目落地。同时,Bang 将利用 POW 技术保证时间戳永久唯一,防止回滚和篡改,实现其口号:将生存权托付给 BTC。
4.BTC应用生态的未来即将到来
比特币在过去十五年中经历了多次技术升级和改进,包括缩短交易确认时间、扩容方案讨论、加强隐私保护等。目前在扩容方向上的探索包括状态通道:闪电网络、扩容协议RGB等方案。在非图灵完备的比特币上实现扩容也逐渐初见曙光。
比特币是最正统、最去中心化的公链信仰,也是最公平的资产发行,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开始在比特币生态中搭建,随着基础设施逐渐稳定,比特币应用生态的爆发是必然的。
引用文章:
https://www.chaincatcher.com/article/2087343 https://foresightnews.pro/article/detail/54736 https://www.theblockbeats.info/news/50733 https://foresightnews.pro/article/detail /46271
https://www.chaincatcher.com/article/2109580 https://finance.sina.cn/blockchain/coin/2021-08-16/detail-ikqciyzm1762220.d.html https://foresightnews.pro/article/详情/40875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