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奔驰在2023年财报发布会上宣布,**决定将原定在2025年实现电动汽车销量占比50%的目标推迟5年至2030年,并将在未来十年继续更新内燃机汽车产品阵容。**奔驰方面声明,终止全电动车计划并非源于技术能力不足,而是基于对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的审慎分析,这样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多样化的消费者需求。

消息一出,瞬间在车圈引起了热议,要知道早在三年前,奔驰曾高调宣布,2025年公司要实现所有新推出的汽车只采用纯电动设计,2030年公司将停售燃油车,实现全电动车销售。

奔驰的“反水”加上十天前苹果放弃造车计划,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客观理性地看待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其实,早在去年底,奥迪就宣布放缓自己的电动车推出速度;今年年初,福特宣布关停所有电动车生产线,通用推迟了新工厂的开设计划。

为什么国际车企巨头纷纷推迟甚至关停电动车业务?奔驰之后会不会引起更多的连锁效应?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现状究竟如何?废弃电池的回收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了吗?电动汽车真的环保吗?电动汽车真的比燃油车划算吗……

1、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比重超六成

研究机构EVTanK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465.3万辆,同比增长35.4%;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占全球销量的64.8%;美国和欧洲的销量分别为294.8万辆和146.8万辆。EVTank预计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830.0万辆,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180.0万辆。

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比亚迪(287.67万辆),特斯拉(180.87万辆)和宝马(50.00万辆)。

尽管近十年全球的电动车市场增长势头强劲,特别是中国,但其总体销量在汽车市场中占比仍相对较小。2023年全球汽车销量为8918万辆,同比增长11%,新能源1465.3万辆,占比在16%左右;其中中国汽车销量3009.4万辆,同比增长12%,新能源949.5万辆,占比超过30%。

2023年全球汽车品牌市场份额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丰田集团(11.8%),大众集团(9.7%)和现代起亚(7.6%)。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市场份额3.5%,排在第九,其全球市场份额较2021年增长了近三倍。

2、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

现在的中国是当之无愧的汽车大国,销量上完全超过美国日本德国一众汽车大国,**汽车销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站在现在的时间点看,在市场需求拉动、宏观政策推动以及全行业参与下,新能源汽车短期内仍将保持着产销两旺的发展势头。

供给端: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958.7万辆,同比增长35.8%。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有上游关键原材料和核心零部件,中游整车制造以及下游充电服务以及后市场服务。

整个产业链维持着高速增长,尽管相关政策相较前几年有一定的滑坡,但仍有一大波企业涌入这个赛道,就导致整个赛道又“卷”又“挤”。Wind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卷”的前三个行业是汽车售后服务、汽车零售和汽车车身及零部件。

需求端:一般而言,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能反映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需求情况,但只能是部分反映。我们更多的应该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市场的需求,不管政策补贴如何变化,对于要购车的消费者首先考虑的是什么?近几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维持着高速的增长,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降价,另一方面是油价的上涨,电动车的用车成本相对较低。

但是,认真想一想,消费者在购车的时候真的只关心是燃油还是用电吗?目前看,电动车的用车成本确实比燃油车要低,但电价市场化是大趋势,欧美国家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如中国的一大原因就是电价贵,而且随着市场的发展,补贴、用车成本都不是消费者重要关注的,消费者更看重车辆的性能,动力、安全性以及设计等等。

3、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融资动态

2023年国内创投圈市场表现平平,数据显示,全年共发生融资案例7706起,同比减少了9.7%,已披露融资金额合计5474.9亿元,同比减少了14.5%。新能源汽车算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亮点企业之一,这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国内市场和出口表现都比较亮眼,全年发生融资案例511起,同比增长2.4%,但是从已披露的金额看,748.7亿元,同比减少了44.2%。

其中,融资规模最大的是新能源整车赛道,全年发生融资案例34起,比上年减少了2起,但是融资规模达到385.2亿元,在所有细分赛道中排第一。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整车的融资规模较上年减少了32.1%,同时,固态电池赛道发生融资案例11起,融资金额达到2.3亿元。

分区域来看,2023年新能源汽车融资主要集中在**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融资案例数量前三的地区为广东、上海和苏州,融资金额前三的地区为浙江、上海和北京,其中,广东投资的新能源汽车细分赛道主要集中在自动驾驶、钠离子电池、电池材料和充电换电;上海主要集中在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线控底盘和燃料电池。这几个地区的产业集中度较高,在产业链高端技术方面处于领先位置。

从投融资机构来看,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活跃投资者前三的是小米科技、蔚来资本和中金资本,分别投资了13起、10起和8起;融资金额前三的都是新能源整车赛道,分别是洛轲智能(10亿美元)、路特斯科技(7.5亿美元)和极氪(7.5亿美元)。

4、动力电池真环保?

学术报告称,一块20克的手机电池能污染一平方公里的土地长达五十年之久,而且电池中的贵金属是不会降解的,对环境的污染将是不可逆的,我们现在一辆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在500公斤左右,如果处理不当,对环境的污染不言而喻。不幸的是,目前对于动力电池回收并没有有效的办法,也没有行业标准。

根据电池的损耗情况,**动力电池的回收主要有两种方式:梯次利用和资源再回收利用。梯次利用就是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挖掘电池最后的剩余价值。**一般来说,电池损耗超过20%就会进入回收流程,通过简单的物理处理(拆装、检测、筛选、重组)再下放到低速电动车,比如电动三轮车、两轮车。

**当没有什么剩余价值的时候,就进入了资源再回收利用阶段。**动力电池中贵金属的回收率高达95%以上,这些都是稀缺的贵金属,通过资源回收再利用得到的钴锰镍等贵金属可以大大降低对这些贵金属的开采。

一块磷酸铁锂电池最多使用5年,一块三元锂电池最多使用6年,早在2019年第一波动力电池就进入了退役潮,电池回收也是各个国家各个厂商头疼的事情。目前特斯拉、比亚迪、宁德时代、蔚小理等都有自己的电池回收部门,尽管在年报中都有自己的相关回收业务,但都没有说明电池回收业务已经发展到了哪一步,就跟大部分企业的ESG报告一样,这主要是由于电池回收没有和企业产业链生产联系起来,并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闭环。

5、发展方向:氢能源汽车和全固态电池

从此前的氢化长江,到加氢站和建设,现在的氢能源汽车高速免费(山东省),中国正在加大对氢能源汽车的发展。氢能源无疑是目前最清洁的能源,而且也是真清洁能源,但氢能源面临着储能、运输、安全的技术难题。

不管是氢能源还是全固态电池,日本都是绕不开的,日本在氢能源汽车和全固态电池领域都处于全球领先的位置,其中氢能源汽车专利日本独占54%,超过其他国家的总和;全固态电池,主要是指电解液的状态,丰田前不久宣布可以实现固态电池量产,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1200公里,同时还能有效降低电池自燃的发生,这是锂电池无法达到的。

氢燃料电池和全固态电池领域仍处在发展初期,目前并没有一家车企能生产出全固态电池汽车,更别说量产了,整个行业还有很多技术难题没有攻克,还有很多可能性。

Mirror文章信息

Mirror原文:查看原文

作者地址:0x0372f8D07092D7154F65D09A0319a5fE147E3AD4

内容类型:application/json

应用名称:MirrorXYZ

内容摘要:SjOot6IY3rw9YeOn26Nu4gO_m9L1y-RSQsA2lTRPUNY

原始内容摘要:lYzZ6PlcfQnL6ZLwa0-tvjH8ZvAdtDaKAzfXKQMzfSU

区块高度:1381168

发布时间:2024-03-11 07:3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