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市场继续发生着一些整体回调,所以后台继续出现了各种针对行情的询问留言。对于一个很少关注短期行情波动的人来说,大家总是不断询问我关于行情/价格的事情,确实让我也比较无奈。
短期的行情是不可预测的,我们能做的其实也就是基于历史数据和经验进行一些“猜测”。如果我们直接参考历史走势的话,比特币减半前都会进入一个回调期,比如,2016 年和 2020 年减半周期中,BTC 下跌了 38% 和 20%。所以,本次的减半(预计4月底)也可能会出现 20% 左右的回调,但我个人认为短时间内跌破 6 万美元的概率不大,预计接下来也就是会在 6 万美元左右波动一小段时间。所以还是那句话,现在这个牛市阶段(可能在中期阶段的前期),下跌就是你加仓的机会,如果自己仓位没大饼、且之前错过加仓机会的,只要系好安全带准备加仓就好了,我们对大饼10–12万的价格预期(猜测)继续保持不变。
另外还有一些小伙伴留言在问 ETH,现在不少人也都认为 ETH 现在的表现比较“弱”,甚至很多人还调侃地说:ETH 坎昆升级其实是利好 SOL。哈哈。但就市场而言,随着 SOL 近期的强势上涨,我们认为以太坊接下来的两个月内可能也会迎来一波上涨,因为只有以太坊达到比现在更高的价格、更高的市值才能够给华尔街造成压力,迫使 SEC 更快地批准ETH ETF,这将是一种资本与资本间的博弈,我等小韭菜只要系好安全带别被甩下车就行。所以同理,目前的回调,依然也是你加仓 ETH 的机会。
当然,比起市场的回调,Solana 的 Meme 却让很多人 FOMO 了,最近几天似乎每天都有新的爆点,而且伴随着 BOME 的火爆还引发了一种所谓的“打币送空投”的热潮,随后的 Slerf 事件更是直接将这种 Meme 热潮再度推高。似乎只要一个 X 平台加密 KOL 发出一个 SOL 募集地址,然后就会有人不断给这个地址打币,从打币到代币上线提供交易,这个过程只需几小时就能完成,而且基于此上线的这些项目市值动不动都是几千万,上亿美元。
从目前阶段 Meme 的势头来看,Solana 的这场 Meme 狂热似乎正在演变成一场纯粹的“比谁跑得快”的接盘游戏。你如果跑得慢,那么你可能就是接盘侠,你如果入场晚,那么你的钱可能就会成为别人的收益。
昨天还看到一则消息比较有意思:根据 Lookonchain 链上数据显示,一位 MemeCoin 投资者在过去 3 天投资了多达 11 个 Meme 币,然而胜率却为0,他交易的这 11 个 Meme 币让他直接计损失了 754 个 SOL。而且,这个投资者的所有操作行为都几乎一样,就是短线投资,入场慢且离场快。就连 Lookonchain 平台发文也表示,这个人看起来很FOMO。这与当下动不动就十倍、百倍的 Meme 狂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下图所示。
就这个领域而言,通过投资获得10–100倍的回报并不是不可能。简单来说,对于喜欢所谓价值投资的伙伴而言,能够利用的主要还是耐心+周期的趋势,而对于喜欢“买彩票”赚快钱的小伙伴而言,主要利用的可能就是这种冲土狗的玩法了。
昨天群里还有个伙伴问我:最近土狗这么火爆,你冲了没有?
我回答道:我不冲土狗。
因为就我个人而言,我最近几年的风险偏好其实变得比较低,所以对于类似冲土狗这样极高风险的事情,我现在肯定是不会选择去做的。
前两天,还有个伙伴单独留言说,他冲了 IQ50,因为他认为这个币是自己最好的选择。我回复建议他这种 MemeCoin 小额玩玩即可,风险还是需要放在第一位的。这个伙伴回复说:加密领域没有哪个是没有风险的,收益与风险并存。
这话听着是没有问题的,可能不同的人对风险本身的理解也不同吧。而且风险这个东西自身确实也是相对而言的,比如有人会把这个领域所有的事物都放在同一风险水平上看待,而有些人则会把这个领域里面不同的事物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去理解和看待。至于收益与风险并存,这个放在任何领域似乎也都是适用的。
虽然我几乎每天都在关注这加密领域,也能看到各种有可能会赚钱的机会,也经常看着一些币种一天内就几十倍的往上涨,但说实话,我连一点心动(冲动)的感觉都没有,这可能也是时间带来的磨砺结果吧。
而且,在我现有的投资策略里面,囤大饼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习惯,写文章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爱好,且能做好这两件事情其实已经足够了,太多的事情我也不想再花额外的时间精力深入进去研究了。再说,自己确实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琢磨太多东西,写文章这一件事就已经占据了个人的大部分业余时间。
每个人的站位不同、思考角度肯定就会不一样,自然选择做的事情也会不一样。再说,我也不是没有冲过土狗,很早之前也冲过,既经历过一步登顶的感觉,也经历过直接从山顶掉下来的感觉,只是我现在对这种事情看的比较淡了而已。
在上一篇(3月15日)关于 MemeCoin 话题的文章发布后,我还看到文章下面有一条比较有趣的留言。因为那篇文章的标题里面我提到了一个名为 BALLZ 的代币,按理来说,那篇三千字左右的文章,正常阅读速度的话,怎么也需要 6–9 分钟,但看这条留言的时间,是在我文章刚发出不到 2 分钟内留下的,里面写到:他现在就去梭哈 BALLZ。
当然,我想这个小伙伴的留言估计也只是想和我开个玩笑吧。不过这可能也是一些小伙伴的阅读习惯,比如有人总是喜欢看一眼标题就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看明白了。如果光看一眼标题就可以知晓一切并解决所有问题,那这个世界也许就真的会变得更简单和纯真了。
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确实很容易让人陷入一种浮躁的心态。比如,看着 XX 群里有人动不动就说自己冲土狗、几天就赚了一个 A8、A9 的(你同时需要认真思考下对方经常这样说的实际目的是什么),于是自己就跟着瞎激动,然后直接无脑选择去梭哈各种土狗。
而且我也发现,大部分的人似乎都是喜欢去看那种短平快的所谓干货内容,比如直接一句话告诉他买 XX 币,他会非常喜欢,但如果只是告诉他如何去分析和调研一个项目,他就不喜欢看。这也是为什么我写了很多方法论系列的文章,里面也总结了很多的经验、教训、方法等,但其实大部分文章的阅读量都相对比较低。
不过这对我倒是毫无影响,本来我做这个话李话外自媒体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博取什么流量,自己也不想成为什么领域大V(我认为小而美其实挺好的),更多的还是对自己日常学习过程的一种总结和输出,同时这些内容只要能够“服务”少部分人即可,本来这个领域也比较小众,也不是面向所有人看的。就投资而言,金钱只会从内心急躁的人流向内心平静的人,但这点或许只有经历过一些时间的磨砺才会真正理解吧。
总之,虽然这个领域本身就是一个极高风险的领域、甚至目前还有一些灰色地带的感觉,但即便是高风险的领域里面,也需要讲究一个相对安全意识不是吗?如果你现实生活中的钱是大风刮来的,你就是想在这个领域里面给镰刀送福利,那你随便玩就行。但如果你是拿着自己辛苦赚来的钱搞投资,那么我还是建议你理性去思考和选择比较好。
尤其是对于那些喜欢玩 MemeCoin 的小伙伴而言,我给大家的建议其实一直是不变的:小额玩玩即可,不要随便梭哈,同时抱着可能会归零的心态。
在前天(3月17日)的文章中,我也写到,接下来几天我们不会再谈论太多 MemeCoin 的话题了,也就是说,最近这些天我不会在文章中去提及具体的某个 MemeCoin 的名称了,因为现在的 Meme 热很容易让有些人只要看到个币的名字就直接往里冲。不过,这也并不影响我继续会基于方法论的角度给大家做一些不同角度的梳理。
1.投资土狗的 5 个正确步骤
这里我们继续展开来说一下(仅为举例):
第一步:把你的资金分成 5 份
很多人(尤其是新人)之所有选择玩土狗而不去买大饼,给出的主要理由就是自己的本金小,希望能够以小博大,这点我其实也是非常理解的。但买土狗 ≠ 梭哈土狗,如果你的资金一次性梭哈给了 1 个土狗,那么你面对的风险就会非常大。我也见过不少新人,喊着要暴富的口号带着几千块本金进来,结果用了几个小时就直接宣布退圈了,走的时候还不忘留言骂一句区块链是骗局。
所以,不管你的资金体量是多少,也不管你玩什么土狗、Solana 链的土狗也好、BSC 链的土狗也罢,建议把自己用来玩土狗的那部分资金分为 5 份,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你的投资风险。
第二步:每个项目的资金分配不要过大
话李话外过往的文章中,只要是涉及到土狗的话题,我都是建议用 300–500 美元的小额去玩玩即可。虽然 300 美元翻十倍也只有 3000 美元,但你要明白的是,你是在投资而不是在赌博。
当然,具体的资金分配还是看你个人的仓位情况吧,比如你的总仓位是 100000 美元,那么拿出 1 成的仓位,即用 10000 美元去玩土狗也是可以的。如果分成 5 份的话每个土狗可以投入 2000 美元。不过,假如你真的有这个仓位量,估计你也会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也不用我多说什么了。
第三步:抱着大部分土狗随时会归零的心态
上一篇文章(3月17日)中我们提到,仅 Solana 链上面还拥有流动池的 MemeCoin(即不算已经跑路的)差不多就有 24,000 个之多,而截止到撰写本文章的时候(3月18日),这个数量已经增加到了 33,000 个。一方面说明了现在 Solana 上面的交易确实非常火爆,另外一方面也意味着这里面的风险是非常大的。
即便你的信息获取渠道足够及时,你冲土狗的速度(比如利用bot狙击交易)也足够快,但你能保证自己购买的所有土狗都能够获得收益吗?
所以,在你决定买土狗的那一刻起,你就应该做好它随时可能会归零的准备。在这种心理准备下,你可以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如果你买的 5 种土狗里面,其中一个币的价格翻倍了,那么你可以先卖一半出本金,剩下基本就可以拿住并随缘了。
一种是你即便是在翻倍的情况下也不出本金,继续冒着更大的风险去博它的 5倍、10 倍、甚至更多倍。
至于那些买了就归零的土狗,因为你已经抱着归零的心态了,所以也就不用再理会和关注它们了。
第四步:只用你获得的收益继续去投资新的土狗
假如经过上面的第三步,你可能会在某 1 或几个土狗上面获得收益,那么此时你可以考虑,将其中一半的收益放回到总仓位中,另外一半的收益继续去投资新的 5 个土狗,如此循环下去,直到你的游戏能够继续、或者你的这部分资金彻底归零。
如果你能持续这个游戏,那么只能说明你是一个运气非常好的人。但如果你最后的结局是彻底归零,那么我也不建议你再将总仓位里面的资金继续拿出来去玩土狗了,此时玩土狗的经历和你回归到总仓位里面的那些真实收益才是你最大的收获。因为该玩的你已经玩过了,有些失败只是你给自己提供的一种体验或尝试,而不是让自己重复去经历同样的失败。
虽然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的从赌场里面成功的走出来,但其中的道理我想我应该已经表达明白了。
2.投资土狗的 5 类常用工具
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其实已经给大家分享过一些链上工具。接下来,我们再来给大家分享一些玩土狗比较常用的工具吧:
第一个工具是DEXScreener
DEXScreener 是一个链上 DEX 的聚合器,里面汇聚了几乎所有可供交易的币种,类似的工具其实还有我们之前文章中已经介绍过的 Dextools、AVE_IO 和 Defined 等,当然你可以直接考虑使用 OKX Web3 钱包中的交易模块。这里我们仅以 DEXScreener 做个简单的举例。
直接进入 DEXScreener 平台的 New Pairs 栏目,在该页面的顶部你会看到各种链,点击不同的链就可以看到对应的所有可交易币种。如下图所示。
但因为每个链下面的币种非常多,如果你喜欢冒险,那么可以通过 Filters 功能进行过滤设置,比如只列出那些 FDV 低于 20 万美元且仅上线几个小时(最多 12 小时)的代币上。如下图所示。
第二个工具是链上浏览器
一旦通过一些过滤条件找到了满足自己赛选标准、且同时具有比较良好交易量的代币,那么接下来就是进一步来检查该代币的安全性了。其实目前类似 DEXScreener 这样的平台本身也内置了一些安全检查模块,不过我们也可以直接借助链上浏览器来进行查询(这里面的数据才是最全的,虽然使用起来可能对普通人并不友好)。
目前这个领域其实有很多的浏览器,除了不同的链都会有对应的官方浏览器外,还有一些比较综合的第三方浏览器可以支持多条链数据的查询。如下图所示。
有些链的浏览器会直接提供 Contract(合约)代码的查询功能,接下来我们以 Arbiscan(Arbitrum浏览器)为例:
通过刚才的 Dexscreener 复制好对应代币的合约地址后,你可以将该合约地址直接粘贴到 Arbiscan 搜索框中,搜索并找到对应代币的 Contract 栏目。如果该栏目名后面显示出一个绿色的图标的话,那么就说明该代币的代码是经过验证的。如下图所示。
如果你懂代码的话,那么通过 Contract 栏目你可能还会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但因为大部分的人可能并看不懂代码,所以这里我们也就不深入展开讲了。这里我们可以继续检查一下合约的创建者,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同时看看 TA 的一些历史操作记录。
在 Arbiscan 页面上面找到 Contract Creator,后面对应的那个钱包地址就是该合约(代币)创建者的地址。如下图所示。
点击对应的创建者钱包地址,再打开的新页面中,我们会看到 TA 的所有历史交易记录。如下图所示。
当然,通过 Arbiscan 你也可以查询到该代币的 Holders(持有人)数据。如下图所示。而如果你发现几个钱包地址就持有了该代币大部分的供应量,那么你也要多加小心了。
同时,你还要注意一下不同持有人地址代表的一些含义,比如有些地址其实是智能合约地址(smart contracts)、有些则是燃烧地址(burners,)。如下图所示。
第三个工具是DeBank
通过上面的 Arbiscan,我们已经获取到了对应代币创建者的钱包地址及 TA 所有的历史交易记录。接下来,我们可以继续借助 DeBank(支持中文界面)来检查一下 TA 的资金来源,类似的工具其实还有我们之前文章中已经介绍过的 Arkham、Zerion 等。
将创建者的钱包地址粘贴到 DeBank 搜索框即可进入详情页面,我们点击页面中的“交易”按钮,然后直接翻到交易记录的最后一页,或者按交易时间定位到 TA 创建代币之前的时间。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中的历史转账记录我们能够发现,该地址去年 12 月 19 日(也是 TA 创建代币的时间)的时候从另外的一个钱包地址转入了约 1 个 WETH,而且通过刚才的 Arbiscan 我们已经知道这 1 个 WETH 也是 TA 当时创建代币后添加 LP 的初始资金。
然后,我们继续点击该交易前面对应的 Transaction Hash 地址会跳转到 etherscan 浏览器,从里面我们能够进一步发现,TA 的这 1 个 WETH 是从一个属于 FixedFloat 的地址转入该钱包中的。如下图所示。
我们通过Google就可以很容易查到,这个 FixedFloat 是一家无需用户注册、且无需 KYC 验证的自动化加密交易所,看来这个创建者还是一直希望能够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
通常情况下,如果你发现 TA 的资金来是自众所周知的那些 CEX 那么是正常的。但如果是来自其他的钱包地址(比如无需注册的交易所、或混合器),那么这可能就是一个危险信号,当然也不排除 TA 只是为了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
第四个工具是TokenSniffer
TokenSniffer 是一个智能合约风险检查工具,它通过扫描区块链网络,分析交易数据和智能合约,以帮助用户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和风险。类似的工具其实还有我们之前文章中已经介绍过的 rugdoc、honeypot、secwarex、Radrugs、certik 等。
TokenSniffer 的具体使用也非常简单,比如只要通过我们上面提到的 DEXScreener 或 Arbiscan 复制好对应代币的合约地址,然后粘贴到该平台里面的搜索框进行搜索即可。如下图所示。
而且该工具里面还提供了一个流动性检查的模块,比较有参考价值。如下图所示。
第五个工具是 X
目前冲土狗大约有两种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第一种是如我们本文所示,自己利一些链上工具去寻找和发现土狗,同时配合 X 平台进行话题的搜索查验。
第二种是加入各种所谓的财富密码群,里面有人会第一时间发各种新上线的热门土狗带着(推荐/建议)大家冲。
不管是哪种途径,其实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信息差。
对于第二种基本属于一种捷径了,喜欢走捷径的人大部分似乎也不会有太多耐心看话李话外这样的长文内容。而且我也没有这种捷径也提供不了这种捷径,如果你已经加入了类似的群,那么自行去判断即可,只要记住“钱包是自己的”就行。
这里我们继续基于第一种展开来讲一下:
不管你是先通过 X 平台找到的目标代币,然后利用一些链上工具去做查询验证。还是你先通过一些链上工具找到了目标代币并进行了一些验证,然后再利用 X 平台进行一些新的查验。也就是说,只要是玩土狗,只要是你在这个领域里面做投资,X 平台似乎都是一种“必备”的工具。
比如,你可以在 X 上搜索代币或项目名称,如果你搜索到的话题很少,或者你什么都没有发现,那么这可能就是一种危险信号。同理,除了 X 平台外,你还可以加入对应项目的其他社区(DC频道、TG组)去了解他们,如果里面充斥着各种机器人、也没什么人发言,那么这可能也是一种危险信号。
当然,如果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你暂时无法使用 X 平台,那么还可以考虑利用我们之前文章中介绍的诸如 TwitterScore、tweetscout 类似的工具。如下图所示。
比如,TwitterScore 里面的评分能够超过 200 分,那么就说明这个项目的社交媒体及社区热度是可以的,是比较值得关注的。
好了,本期的内容我们就暂时先分享到这里,这也是话李话外更新的第 428 篇文章,后面我们会继续给大家带来更多相关的分享,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通过话李话外查看并了解更多内容。
上文涉及数据/图片来源主要是来自于 dexscreener、arbiscan、debank、tokensniffer、tweetscout 平台,对此感兴趣的小伙伴可自行通过 Goolge 进行查找和了解。话李话外Crypto互助交流群里的小伙伴可以直接查看 Notion 版文章内的对应来源/引用链接即可。
最后还需要再次提醒的是,本文提及的所有项目与话李话外均无任何利益关联。任何投资行为都是有风险的,你在做决策之前请一定要DYOR(Do Your Own Research)。
注:以上内容只是个人角度观点及分析,仅作为科普学习和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加密市场为极高风险领域,请理性看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并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