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教義不談靈魂,但轉生的意義依然具有參考價值。很實在的一個練習,就假設對象與自己緣分較深、生活有實際交集或者說起碼會見到面而雙方又時常產生衝突,這時可以試著對彼此的關係構建一些擬想。

比如現在對方的不羈,是曾經有人強烈祈求他可以得到解放和尊重的;比如對方的多愁善感和念舊,其實就是曾經的自己。你不必相信或者承認轉生這回事是存在或是真實的,只是存有這些幻想,換位思考一下,就能得到一定的好處。

不建議過度沉迷是怕入戲太深,或者說一些因由,反被用作繼續失衡的藉口。但是萬事萬物皆是借鏡,所見所感都是鏡,世界本源於自己。

能從神的視角中抽離也很重要。再高深的技巧,一旦有錨,就不是完全的。全知般的「整體」視角,用在有意願、有條件的下的內在理解,就是那最寬廣的;用在對外的主動干預,就是權力的欲求擴張。

人跟隨自己的節奏,那是身體的自然節奏。我為自己的利益思考,也為更寬大的自己和這副肉體的通暢而願意一步步擴大理解。

生活或者需要更大的力氣去維持原狀,那也是提示著,每天減負就能有另一個層面的空間擴張。

為了減少負擔,有時也可以源頭減廢。顛倒夢想,皆由心發。信息過載,到頭來都出自最初的一念。若能讓心思沉下來,讓真正重要的浮現,這會像是在更精密的新天秤上,做出最精密的計算。

Mirror文章信息

Mirror原文:查看原文

作者地址:0x7F48C20014Ffca22Bf42b70B1e6aEC393ADD965F

内容类型:application/json

应用名称:MirrorXYZ

内容摘要:gtUdyvRdCnB5m8mzMUpVKHtKAUzj1pQqE8VBybahznk

原始内容摘要:FmB42VVVinNcy1BV80KgOmr25Ea6Dr4v0oHEZqnwtYU

区块高度:1488382

发布时间:2024-08-18 12:10:53